[遊記篇][澳洲2014] 墨爾本 - Day 4. 大洋路之旅, Footscray越南夜市


墨爾本行程總覽
Day 1 (THUR)
Melbourne Central RMIT → 州立圖書館 → 澡堂 → 唐人街 → 聖保羅大教堂 → 聯邦廣場 → 福林德斯火車站 → Hoiser Lane → 國會大廈 → 聖巴特利爵主教座堂 → 大雄寶殿新年嘉年華
Day 2 (FRI)
Brunetti → 維多利亞女王集市 → Bourke Street Mall (Union Lane Royal Arcade Block Arcade) GPO → 市政廳 → 新碼頭
Day 3 (SAT)
Chadstone 南岸市集 皇冠賭場
Day 4 (SUN)
大洋路之旅 Footscray越南夜市
Day 5 (MON)
丹德農山 (Sky High Olinda小鎮 ) 布萊頓海灘 → Koko Black @ Lygon Street

12門徒岩 The 12 Apostles
墨爾本郊區也有不少景點, 有陽光與沙灘、有亞拉谷 (Yarra Valley) 風光、有企鵝島之稱的Philip Island等等
不過對我來說只有世界最美的公路 - 大洋路 (Great Ocean Road), 才是我一定要去的
可以說來墨爾本而不去大洋路的, 實在有點兒說不去

♥♥♥♥♥♥♥♥♥♥♥♥♥♥♥♥♥♥♥♥♥♥♥♥♥♥♥♥♥♥♥♥♥♥♥♥♥♥♥♥♥♥♥♥♥♥♥♥♥♥♥♥♥♥♥♥♥♥♥♥♥♥♥

Day 4 (SUN)

2014.2.2 

大洋路之旅+Footscray越南夜市

大洋路 Great Ocean Road
去大洋路基本上沒有駕車的都要報當地的一日團, 當然事前先在網上預訂會方便得多
上圖是我報的Day Tour的小巴, 載著我們在大洋路奔馳的就是它了
我報的是在網上找到最便宜的Tour了, 我報的時候只需aus $88 (現在已加到aus $94?!), 其他Tour多數超過aus $100 的
其實所有tour都是依同一條路線走的、去的景點也差不多, 這個便宜點的tour絕對不會比其他tour差了些什麼

這價錢包了:
*全程交通 (包括來回接送 / pick up, drop off)
*全程tour guide導覽服務
*全程相關門票
*早茶和餐廳午餐

行程依先後次序包括以下景點:
Point Addis (Bells Beach) → 
Anglesea小鎮 → 
大洋路紀念牌樓 → 
Lorne小鎮 → 
Kennett River尋找野生樹熊 →
 阿波羅灣午餐 → 
Otway Rainforest雨林漫步 → 
The 12 Apostles → 
Loch Ard Gorge → 
London Bridge

大洋路 Great Ocean Road
這天6:15am便起床了, 7:15am 到達其中一個pick up point 聖保羅大教堂 (這可以在網上預訂時選好pick up地點)
然後就是跟接車一樣繼續到市區其他pick up point 接團員上車, 過程算順暢, 大家都沒有遲到
團員來自不同國家, 亞洲人來說同團只有一個香港家庭、韓國人、星加玻人
沒有中國人 :p 大家不想一整團都是亞洲人的話就不好報中文網站的tour了哈哈

上圖的地圖是上車後導遊發給我們傳閱的, 由墨爾本出發, 沿著蜿蜒的海岸線、即是大洋路
一路經過的重要景點已用紅色筆highlight了, 一路推進, 最後走內陸的main road回墨爾本, 剛好繞了一圈

另外, 行裝準備方面, 夏天去要有心理準備會超-級-熱, 當日中午氣溫高達40度, 是全年最熱那天
不過導遊說當日能見度非常好, 大洋路近海, 很易大霧, 當日卻是藍天白雲, 拍出來的照片靚爆 ♥ 我寧願熱...
所以大家要帶飲用水、防曬乳、太陽眼鏡, 怕曬黑的女生可考慮帶傘, 像我一樣愛曬黑的可瀟灑地去~
服裝方面最好穿涼快又舒服和適合走路的, 不過我穿裙和拖鞋也沒問題 (普通話腔) 啦

上圖是西門大橋 (West Gate Bridge), 橫越亞拉河, 連接墨爾本和維多利亞州第二大城Geelong
西門大橋是澳洲最繁忙的過河橋之一, 相信所有由墨爾本去大洋路的人都會經過這橋
上圖西門大橋這個弧形很有名 (可惜當時捕捉不及現在要借圖了), 也算是景點

Bells Beach, Great Ocean Road
一般認定大洋路的起點為東邊的Torquay 一直到西邊的終點Allansford 
第一個真正要停留的點便是位於Torquay的Point Addis, 這裡有一個叫Bells Beach的海灘
這時還是一大清早, 很大霧, 只是隱約看到海灘 (相片edit過才清楚一點...)
當時還擔心整天都大霧, 大約11點霧便散了

Bells Beach, Great Ocean Road
Point Addis設有觀望台看看Bells Beach一帶的風景

Bells Beach, Great Ocean Road
從上面的觀望台已感受到Bells Beach的大浪, 其實它是享有盛名的衝浪勝地
這裡每年都會舉辦號稱全世界距離最長的衝浪大賽 "Rip Curl Pro"

Anglesea, Great Ocean Road
下一站我們來到Anglesea小鎮, 這的確是一個 "小" 鎮, 全鎮只有寧丁幾間屋
不過這裡的風景美, 很適合作為長途車程的rest point, 所以很多大洋路團也有停在這裡

Anglesea, Great Ocean Road
霧散後大藍天出來了 (這時我還穿上因剛才大霧的清涼天氣而穿了的外套...  墨爾本的天氣的確變得很快)
這裡有很多海鷗聚集一起, 衝過去和牠們拍照~

Anglesea, Great Ocean Road
長得很有趣的樹, 藍天綠樹永遠是風景畫不可或缺的元素

Anglesea, Great Ocean Road
平靜的湖面前有一個木台, 大家都視這為取景的好地方, 紛紛上前拍照
這時導遊從車上拿出幾個食物盒, 裡面有幾款曲奇, 還有幾壺熱水讓大家泡茶和咖啡, 這就是簡單的Morning Tea了

Anglesea, Great Ocean Road
小鎮上的Thrift Shop (二手貨店), 哈哈即時想起Macklemore & Ryan Lewis....

大洋路紀念牌樓 Memorial Arch
離Anglesea小鎮不遠是這個大洋路紀念牌樓 (Memorial Arch), 這就是下一個停留站了
我想很多人會和我一樣誤以為這才是大洋路的起點吧

大洋路紀念牌樓 Memorial Arch
大洋路從1918年開始興建, 總共花了14年才完成, 全長276公里
至於大洋路這名稱的由來是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 有約五萬名澳洲士兵返回家鄉
當時的政府為了安排就業, 就安排這批士兵開荒修路
由於在英語中常把第一次世界大戰稱之為 "Great War", 而這條路又是由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士兵所建的
為了紀念他們偉大的功績, 所以正式命名為 "Great Ocean Road"
試想想以當年的科技、沒有大型機械、單靠雙手和簡單工具
興建了這條穿梭於懸崖峭壁之間的臨海公路, 這班士兵實在功不可沒
(個人覺得他們偉大之餘也有點可憐, 以為打完仗留了命可以好好休息卻又被招去勞役...)

大洋路 Great Ocean Road
紀念牌樓附近的懸崖峭壁之上有幾間海景別墅, 導遊說住在這裡的人都非常有錢, 不過這種位置也太不方便了?

大洋路 Great Ocean Road
紀念牌樓旁邊有一個海灘, 那當然要把握機會脫去鞋子、踩踩溫暖的沙子 (所以穿拖鞋是明智之選~)

大洋路 Great Ocean Road
晴空萬里、蔚藍天空、湛藍海水, 但還未到大洋路最精華的路段呢!

大洋路 Great Ocean Road
穿過紀念牌樓後馬不停蹄繼續前進, 這時窗外碧海藍天的美麗海岸線真的好美, 大家都拿起相機卡擦的拍個不停
所以大家上車時記得選靠窗的座位, 才能將美麗的海岸線盡收眼底

大洋路 Great Ocean Road
海景以外, 大洋路也蜿蜒於山脈間
這裡有齊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美景, 但壯麗美景背後藏著的是當年的無比艱辛

Lorne, Great Ocean Road
繼續前進, 抵達大洋路上另一個小鎮Lorne, 這裡又是另一個衝浪熱點
導遊把車停在小鎮的沙灘附近, 讓大家看看這宜人的畫面
不過只短短停了大概3分鐘就要乖乖上車趕行程了... 也對的... 去精華地段要緊

Kennett River, Great Ocean Road
然後我們來到Kennett River, 來這裡的原因只有一個 - 尋找沉睡在樹梢上的可愛野生樹熊
大家都努力抬頭看, 其實要很好眼力的人才找到, 後來我索性看人:
只要有一群人在樹下聚集又舉起相機的, 那一定是樹上有樹熊了 (懶醒mode)
這隻樹熊的睡姿...... 有趣之餘真是完全摸不著頭腦這什會睡得舒服...

Kennett River, Great Ocean Road
樹熊BB爬到好高才睡, 所以照片都是zone到最近才拍成這樣的
幸運的話可以找到清醒並正在進食的樹熊, 顯然我不夠幸運了, 哈哈但這不是我第一次見樹熊了啦

Apollo Bay, Great Ocean Road
上車後我們再出發去阿波羅灣 (Apollo Bay), 這是大洋路上較大的鎮
通常抵達時都是午餐時間, 因為這鎮可選擇的食物較多, 所以一般都會讓遊客在這吃午餐
我也沒有刻意去留意導遊帶我們去了哪家餐廳, 只記得我點了的Slouvaki味道真的不行...

大洋路 Great Ocean Road
繼續上路, 車上的團員顯然「飯氣攻心」, 很多人都睡著了, 我卻努力開大眼看風景

大洋路 Great Ocean Road
導遊不時選一、兩個有海灘有美景的地方讓大家下車舒展一下
後面的海灘名字不詳, 總之那片漸層藍好美

Otway Rainforest, Great Ocean Road
午餐後的第一個景點是去Otway Rainforest來個雨林漫步, 這裡的參天大樹都超過上百年

Otway Rainforest, Great Ocean Road
數千年前Otway Rainforest 是當地土著生活的地方, 聽導遊說這裡也有一些人文景觀, 不過這次我們不會去

Otway Rainforest, Great Ocean Road
嗯其實這個景點我覺得好無聊... 我和朋友無聊到見到樹洞就去拍...
我寧願把時間留給剛才的阿波羅灣小鎮、好讓我們吃完飯可在小鎮周圍走走不用急著上車
不過我見網上的英文團都包了這個景點, 看來是要迎合外國人的口味吧

12門徒岩 The 12 Apostles
接著是日重點 - 12門徒岩 (The 12 Apostles), 這裡停留的時間最長, 有45分鐘

12門徒岩 The 12 Apostles
欣賞世界聞名的12門徒岩有2個方法 - 乘直升機或靠雙腳走過觀景木棧道
乘直升機非常昂貴, 而且一眼即逝, 我們和大伙兒都選了走木棧道

12門徒岩 The 12 Apostles
這12個巨大的岩石形成於2000萬年前, 由數塊各自獨立的石灰岩組成
千萬年來,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這些巨石逐漸雕刻成形態各異的奇岩
因為其數量和形態酷似耶穌的12門徒, 因此得名 "12門徒岩"

12門徒岩 The 12 Apostles
大自然的威力無窮, 既然她可以是創造者, 也可以做摧毀者, 也許12門徒岩註定生於此, 也死於此
近年來, 有些使徒就是遭到風和水無情的侵蝕而先後崩塌了, 難以想像這些巨大的岩石僅僅在幾秒中就變成了碎塊
上圖前方的碎塊就是2005年最近一次倒塌消失在大海和狂風中的一位門徒的遺骸
如今, 12門徒岩只剩下了8位, 而餘下的部分目前仍不斷被驚濤駭浪侵蝕著
所以人們都說12門徒岩總有一天會全部消失.... 大家真的要襯有機會盡快去欣賞這世界奇景

12門徒岩 The 12 Apostles
當日真的要說一句天公做美, 沒有這麼好的天氣根本拍不出這些照片
美麗照片的背後是靠多少汗水換來的.... 40度的天氣下、在狹窄的木棧道上和其他團的中國朋友迫絕不是易事
而且12門徒岩這裡的蒼蠅非常猖獗.... 從前常聽人說澳州的蒼蠅氾濫, 生活了半年今天才第一次見識
走在路上都要不斷揮手驅趕撲面而來的蒼蠅, 非常誇張

12門徒岩 The 12 Apostles
往另一邊看, 這裡又有兩塊

12門徒岩 The 12 Apostles
其實大家都是對著相同的幾塊石狂拍, 沒辦法了, 真是那個角度都很美

12門徒岩 The 12 Apostles
欣賞12門徒岩之餘同時不要忘記欣賞前方壯觀的石灰岩峭壁, 大自然的力量的確令人肅然起敬

12門徒岩 The 12 Apostles
棧道上的2個藝人.... 天呀我實在不感想像他們會有多熱...

12門徒岩 The 12 Apostles
12門徒岩前合照一幅~

Loch Ard Gorge
下一站是Loch Ard Gorge, 也是這天的另一個重點
這個峽谷背後有一個故事: 1878 年澳洲發生了史上最慘烈的一場船難
一艘載了54人的英國移民船, 不幸在這一帶外海遇上暴風雨而撞擊到暗礁, 船上52人不幸罹難
其中一男一女、分別為船員及乘客的年輕人, 卻隨著海流漂浮至此處的洞穴沙灘上而幸運得救
但他們卻不像戲劇情節般的共患難後墜入愛河, 女子Eva被救起之後返回英國, 而男子Tom在澳洲繼續過著他的船員生活
為了紀念此悲慘的事件, 這裡的峽谷特別以這艘沉船之名字 "Loch Ard" 為名

Loch Ard Gorge
這被兩片90度垂直峭壁包夾的海水很有看頭!

Loch Ard Gorge
大家看見沙灘都很興奮, 這裡又有美景又有沙灘可以玩, 是大洋路上最好玩的景點了

Loch Ard Gorge
被峭壁包夾的海水明亮清澈, 宛如人間秘境

Loch Ard Gorge
炎熱的天氣令大家都很想把衣服脫了就跳入水, 不過很多人都沒有準備泳衣, 女生沒有機會玩了
男生還可以脫剩內褲便跳入去, 同行的2個男生便這樣做了, 看他們的樣子海水原來非常冰冷!

Loch Ard Gorge
靠近山壁之處有一個山洞, 幽暗陰沉, 但還有幾個人走了入去探險

London Bridge, Great Ocean Road
今日最後的景點是這個叫London Bridge的峭壁
1991年, 長久以來被海侵蝕的London Bridge突然從中間轟隆的斷裂了
那時橋上靠海的另一端還有兩位觀光客, 橋斷了, 讓他們受困回不了岸, 最後出動了直昇機將兩人救起
從此之後London Bridge就變成倫敦 "斷" 橋, 遊客卻開始絡繹不絕, 變成一處有名的觀光景點

(照片出處 http://maps.bonzle.com)
這裡附上舊照, 讓大家看看斷橋前的模樣

Footscray越南夜市
晚上, 越南朋友帶了我們去Footscray的越南夜市, 相信這又是另一個新年夜市
Footscray是墨爾本市中心附近的一個區, 這區住了很多越南華僑和黑人
我覺得這區很有當年去英國exchange居住了半年的伯明翰 (文章) 的影子 LOL
就算有時間的話也可以skip了這區不用來看看, 比起CBD醜多了, 這裡有很多塗鴉, 不過一點藝術感也沒有....
唯一好的是有很多越南餐廳 (我喜歡越南菜) 和物價較便宜

Footscray越南夜市
這個Footscray的新年夜市以食物為主, 沿著街道兩旁走了很久也未走完, 蠻大的, 而且很多人很熱鬧

Footscray越南夜市
夜市一街角上有一個很大型的室內市場

Footscray越南夜市
被這檔煎豆腐傳出的香味吸引了

Footscray越南夜市
一盒非常飽肚, 煎豆腐混了煎肉和煎蛋, 配上越式醬, 好味!

Footscray越南夜市
當然要配一杯越式飲品作結~

Footscray越南夜市


♥♥♥♥♥♥♥♥♥♥♥♥♥♥♥♥♥♥♥♥♥♥♥♥♥♥♥♥♥♥♥♥♥♥♥♥♥♥♥♥♥♥♥♥♥♥♥♥♥♥♥♥♥♥♥♥♥♥♥♥♥♥♥

延伸閱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