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篇][英國2013] 劍橋和伊利一日遊
劍橋 (Cambridge), 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城, 劍橋大學的29個學院遍佈劍橋城內
無數人因為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勾起了對劍橋無窮的浪漫遐想 (康橋是劍橋的舊譯)
的確, 文人的影響力不容輕視, 劍橋景色在徐志摩筆下顯得特別幽美
相比起牛津 (文章), 我較喜愛劍橋, 劍橋感覺悠閒, 非常適合漫步參觀
兩者都是大學城, 劍橋書卷氣較濃厚, 牛津反而比我想像中商業化
而且, 劍橋整城被康河貫穿, 在康河上泛舟來參觀劍橋各學院又是劍橋獨有的風景
伊利 (Ely), 劍橋附近的一個純樸小鎮, 由劍橋坐火車去只需15-20分鐘左右
這天去伊利完全是為了當地一間得到UK’s Top Tea Place Award 的英式下午茶館 Peacocks Tearoom
下文會再詳細介紹, 現在先介紹劍橋
劍橋和伊利行程總覽
One Day Trip
|
劍橋 (康河撑船: 皇后學院 → 數學橋 → 國王學院 → 克雷爾橋 → 葛瑞特旅社橋 → 三一學院 → 連恩圖書館 → 嘆息橋 → 聖約翰學院 → 三一學院內部參觀 → 露天市集) → 伊利
|
劍橋29個學院內最聞名的國王學院
♥♥♥♥♥♥♥♥♥♥♥♥♥♥♥♥♥♥♥♥♥♥♥♥♥♥♥♥♥♥♥♥♥♥♥♥♥♥♥♥♥♥♥♥♥♥♥♥♥♥♥♥♥♥♥♥♥♥♥♥♥♥♥
Day 1 (WED)
2013.2.20
劍橋
一大早坐火車來到劍橋, 出了車站, 看看外頭的景色
劍橋的建築、無論學院或是民房、都有著一樣的黃棕色系
感覺古老、簡樸而優美, 和牛津華麗又宏偉的建築風格截然不同
劍橋的馬路都不大, 汽車很少, 卻有很多劍橋居民騎腳踏車
這令劍橋的感覺更寫意、更有鄉村氣息
經過一古老的教堂 - 聖母暨英國殉道聖人堂 (Our Lady and the English Martyrs), 建於1885年
我們繼續順著往學校的方向走 (這天全靠曾在劍橋大學上暑期英文課程的朋友帶路, 完全不用看地圖嘻~)
兩旁的房子清一色都是咖啡色系列, 也搞不清它們是普通民宅或是屬於劍橋校園的了
再來到一條繁忙一點的大街, 兩旁都是餐廳
(沒錯, 在劍橋, 這已算是大街, 這已稱得上為繁忙了!)
華人真是無所不在, 劍橋大學應該有不少華人留學生
經過The Pitt Building, 作為會議中心使用
最後穿過一條叫Mill Lane的小巷, 走到盡頭便到康河了!
圖中是Mill Lane上的Lecture Rooms (演講室)
看到康河了, 兩旁柳樹隨風飄揚, 多麼恬靜閒暇的景象!
康河 (River Cam), 又叫劍河, 連接了劍橋大學中6間歷史最悠久的古老學院
而且剛好面對的都是各學院的花園草地沿岸, 視野極佳
因此很多觀光客選擇泛舟在康河的柔波上, 代替以步伐參觀各學院
康河上滿滿的木舟, 這裡也是punting (撑船) 的起點
左手邊是Scudamore 公司發船中心, punting要先到該處登記和購票
然後等到人數到達一定的數量後才開船, 通常看船的大小, 由2-10 人不等
康河附近的單車小徑
康河上的天鵝, 英國的天鵝果然是最美最純白的
劍橋就是多了這麼一條康河, 才令我對她情有獨鍾吧
punting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自己划, 一種是跟別人擠一大船, 由船伕划, 船伕還會提供導覽解說
看見很多人不怕辛苦選擇自行撐篙, 不過很多都一直在原地打轉, 感覺有點吃力
而且很講究技巧, 不是單靠大力就可划船的
我們一行8人, 選擇由船伕划, £8一個, 不需要湊人數便可立即開船了~
我們首先穿過的是位於皇后學院 (Queen's College) 區的數學橋 (Mathematical Bridge)
又有木橋 (Wooden Bridge) 之稱, 是劍橋大學最著名的橋之一
據說這座橋建造時沒有使用到一根螺絲釘, 而是單憑那些木頭和精密的計算完美地撐起整座橋
傳說曾有位好奇的學生為了研究此橋把橋給拆了下來, 但後來組不回去, 只好用釘子重建回去
相關的傳說非常多, 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我也不知道
但至少當我一看見這橋的外觀時, 就覺得「數學橋」這個名字取得很妙!
聽說這些帥氣的船伕都是劍橋大學的學生, 都是出來打工賺外快的
沿途一邊划船一邊認真地介紹各個學院和傳說故事
沿途建築
第二座橋我們來到國王學院橋 (King's College Bridge)
這座橋相對於其他橋而言較為普通, 也較少人提到
來到國王學院 (King's College), 這宏偉的學院可能是劍橋最多人參觀的
左手邊的是克雷爾學院 (Clare College), 而右邊高聳的教堂是國王學院教堂 (King's College Chapel)
這教堂是國王學院建築物之一, 於1515年落成, 是英國其中一座最有代表性的哥德式教堂
華麗的尖塔、碩大的扇形拱頂與彩繪玻璃、加上每年聖誕節透過BBC轉播的唱詩班演出
國王學院教堂不愧是劍橋大學的象徵之一
接下來是克雷爾學院旁的克雷爾橋 (Clare Bridge), 這座橋是劍橋大學裡最古老的橋
建於1638年, 其他的橋大多於18世紀才建造
圖中左方的是葛瑞特旅社橋 (Garret Hostel Bridge), 又被戲稱為高潮橋 (Orgasm Bridge)
因其某一邊較為陡峭的橋面設計, 會讓大家騎腳踏車上坡較下坡時費力
此為1960年才建造, 是很新穎的一座橋
高潮橋 (哈哈大家都快忘了這橋的真正名稱了~) 橋端的橘紅色建築物是1998年才完工的Jerwood Library
這個圖書館一整年都是24小時開放呢! Jerwood Library 是三一學院的一部分
接下來會望見劍橋大學名氣最大、財力最雄厚、競爭也最激烈的三一學院 (Trinity College)
目前劍橋出身的將近90位諾貝爾獎得主中, 就至少有30位當初就讀於三一學院的
大家耳熟能詳的牛頓、詩人拜倫、小熊維尼的創始者米倫, 都是畢業於此
三一學院非常大, 河的兩岸都是三一學院的範圍, 圖中是另一邊岸的三一學院
在三一學院側邊的連恩圖書館 (Wren Library), 是由連恩 (Christopher Wren) 這位建築師所設計的
他就是設計倫敦聖保羅大教堂的厲害人物!
然後就是鼎鼎大名的嘆息橋 (Bridge of Sighs) 了, 這座橋模仿意大利威尼斯的嘆息橋所建造
不過這座嘆息橋也算名符其實, 因為這座橋連接了學生宿舍和期末考場
聽說每次到考試季節, 學生總是聲聲嘆息地經過此橋走向考場
所以也有人說這才是取名為嘆息橋的主因~
嘆息橋旁邊的聖約翰學院 (St. John's College)
帥氣的船伕認真地介紹
這是聖約翰學院的新校舍, 船伕說春夏時外牆會完全被植物所覆蓋
這也是哈利波特的電影場景之一喔!
第一集哈利波特上飛行課時騎著飛天掃帚與馬份一決高下就是在這兒拍的~
最後穿過了一不知名的鋼橋
最後我們在鋼橋旁的碼頭停下, 結束40分鐘的康河體驗
雖然punting有點貴, 不過非常值得, 康河沿岸真的好美呀!
聖約翰學院一帶的彩色小屋
我們下船後打算悠閒漫步、繼續享受劍橋這個美麗的城市
經過聖墓教堂 (Holy Sepulchre), 又叫 Round Church, 為英國現存少數圓形教堂之一
聖約翰學院 (St. John's College) 外的復古街道
兩旁都是橘紅色的建築物
這個門樓是聖約翰學院的某一個出入口
門上兩隻羚羊身、山羊頭以及大象尾巴的神獸, 舉起學院創辦人瑪格麗特的徽章
從St. Johns Street 一直向前走便是Trinity Street, 由這可以前往三一學院 (Trinity College)
位於三一學院外的大門旁有著名的牛頓蘋果樹
1665年的此處 一顆蘋果掉在牛頓頭上, 衍生出萬有引力的定律
雖然可能不是最初的那棵蘋果樹了, 但還是很值得到現場朝聖~
三一學院的主閘門
主閘門內天花上有劍橋各學院的紋章
三一學院內的巨大庭院, 庭院中間有一個華蓋水井
剛才已說到三一學院是劍橋內最大、最富裕且名聲最響亮的學院
大多遊客眼中似乎三一學院的吸引力不及更有名的國王學院
這次因時間所限沒有參觀國王學院 (這次只參觀了三一學院內部)
不過我覺得三一學院的建築也非常出色, 這個庭園亦很美麗
為何一直說三一學院最富裕呢?
當初, 這所學院是由英王亨利八世在1546年興建的
亨利八世當初脫離羅馬教廷, 關閉許多修道院, 徵收其財產, 使國家財力急速成長
他將大部分捐給三一學院, 使得三一學院後來成為全英國財力第三大的土地擁有者
僅次於英女王、英國國家基金、英格蘭教會, 哇.... 這實在是太誇張了!
另外, 如今的英國皇室王儲查爾斯王子, 亦是此學院的畢業生
只是他當初得以進入三一學院, 並非由於其學術成績傑出, 而是因其所帶來的龐大捐款所致
他在學時還發生了件尷尬的糗事: 有次測驗, 其保鏢得教授應許亦跟著參加了同一個考試
結果, 保鏢所獲得的成績比查爾斯王子還好, 不敢置信的查爾斯王子又再重考, 竟然還是輸了
而這位保鏢在退役後, 真的申請進三一學院就讀, 也成功畢業拿到了劍橋學位呢!
這庭院在春夏的生長季時一定更美吧!
這個鐘樓是愛德華國王塔樓 (King Edward's Tower)
愛德華國王塔樓內, 面前是牛頓的雕像
三一學院開放的區域不多, 上圖是從愛德華國王塔樓通往的禮拜堂
離開三一學院, 繼續向前走, 會來到一個露天市集
位置是Market Square, 由Market Hill 街圍繞的一個廣場, 在Great St Mary's Church 前
這個市集每天 10am - 4pm 營業, 平日賣書籍、音樂電影、服裝、珠寶首飾、新鮮食品等
逢星期日則有新鮮農產品和手工藝品售賣
(照片出處 http://www.docbrown.info)
右方是 Great St Mary's Church
珠寶首飾檔
麵包檔
這檔即叫即做東歐流行的甜麵包chimney cake
糖果檔
超長一條的軟糖
當然少不了英國人最愛的 Fudge (乳脂軟糖), 一種超甜的糖果, 有不同的口味
以本人在英國半年多次吃 Fudge 的經驗所得... 這檔不好吃, 感覺不太新鮮, 很膠的口感orz
經過國王學院.... 卻沒有時間進內看了.... 可惜呀 :(
經過一個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碑誌
伊利
伊利 (Ely), 劍橋附近的一個純樸小鎮, 由劍橋坐火車去只需15-20分鐘左右
先來一張 Ely Cathedral 的照片 (當天經過Ely Cathedral 已入黑, 沒有好照片, 唯有偷圖~)
文章開頭已說明來伊利是為了一間英式下午茶館, 所以我們這天也沒有多餘時間在伊利觀光
其實伊利本來就很小, 附近多是民居, 要說伊利的觀光價值一定是這 Ely Cathedral 了
伊利是個位於劍橋北邊、一個以Ely Cathedral為中心開始發展的純樸小鎮
據說過去附近都是沼澤地, 幾乎有半年以上的時間都深陷泥巴堆當中
所以Ely這個名稱據說是源自於「island of eels」, 即是一個充滿鰻魚的島
一離開伊利火車站看到的景色
這是大烏茲河 (River Great Ouse), 是伊利的主要河流, 同時也是英國第四長的河流
看來伊利另一個觀光價值就是乘船遊河了~
我們離開火車站後, 一直都是沿著河邊走, 走大約10分鐘便可到達Peacocks Tearoom
途經的廣場, 這果然是一個寧靜的小鎮..... 一路上只遇見很少人
廣場上很多鴨鴨
大烏茲河岸邊的民居
純樸的伊利小鎮
在劍橋走了一天, 是時間要吃東西啦~
終於來到聞名的Peacocks Tearoom, 它聞名在哪?
2007年得到UK’s Top Tea Place Award 鄉村下午茶的優選
也分別在2006、2008與2009年獲得Tea Guild’s Award of Excellence
大門前留影
Peacocks Tearoom 內優雅舒適的環境, 很有家的感覺是不是?!
大家有否好奇.... 你說到這下午茶館那麼有名, 為何一個食客也沒有?
這裡... 我要提提大家注意Peacocks Tearoom 的Opening hours
Peacocks Tearoom 逢星期一和二關門, 三至日開10:30am - 5pm, Last order 4:30pm
當天我們來到Peacocks Tearoom 已參不多4:30pm -_-
現在看照片, 也不知道自己如何在半小時內又狂拍照、又能在極豐富的menu 選好食物再吃光光
(沒有記錯的話好像是我們令店家遲了關門 :p)
更多資料看官網: http://www.peacockstearoom.co.uk/
據說Peacocks Tearoom的老闆以前是古董的愛好者, 店內的瓷器多半是從慈善義賣 / 拍賣得來的
所以在Peacocks Tearoom吃下午茶之餘, 古董、陶瓷愛好者也可欣賞到多件「藝術品」喔~
真的好精緻呀!
除了我們, 另外還有一個家庭在吃下午茶, 他們的BB超可愛... 看到大家的心都溶化了
BB的兩個姐姐
Peacocks Tearoom 的menu, 入面無論茶點和茶都有好多選擇, 大家可要花點時間去看呀
用這些精美的茶具來吃, 茶點會特別好味哈哈哈哈
叫了Citrus Tea, 待會兒吃飽後可以消滯~
朋友大多叫了傳統三層英式下午茶, 這個好像約£20
有三文治、scones、carrot cake、雪糕, 吃完整個是十萬個飽! 晚飯都不用吃了
而我就點了絕不能錯過的fruit scones, 配以clotted cream和raspberry jam
襯scones還熱洪洪時吃, 簡直好吃得流淚 (本人是scones的超級fans :p)
(clotted cream是凝脂奶油, 把牛奶加熱後取最上層的乳脂再凝結成塊, 很好吃但熱量無敵高)
和叫了carrot cake
我的fruit scones+carrot cake+citrus tea 合共£11.25
不要說吃三層英式下午茶的朋友, 我吃這些已飽得肚皮很撐...
一桌子的食物
她們兩都不能吃光那三層東東 XD
在Peacocks Tearoom 結束這美好的一天 ♥
Peacocks Tearoom
65 Waterside, Ely, Cambridgeshire, England, CB7 4AU
♥♥♥♥♥♥♥♥♥♥♥♥♥♥♥♥♥♥♥♥♥♥♥♥♥♥♥♥♥♥♥♥♥♥♥♥♥♥♥♥♥♥♥♥♥♥♥♥♥♥♥♥♥♥♥♥♥♥♥♥♥♥♥
延伸閱讀
Comments
Post a Comment